百科首頁
中國鐘表網會員企業查詢
鐘表黃頁查詢
鐘表專賣店,維修點查詢
杠桿式擒縱機構的工作原理
從輪系傳遞過來的發條能量,通過擒縱輪和叉瓦、叉槽和圓盤釘的相互作用而傳遞給擺輪游絲系統。為了減小摩擦和提高耐磨能力,叉瓦和圓盤釘一般是用人造紅寶石制成。圖片中以紅色表示。
擺輪單方向擺動一次,擒縱機構都要進行一擒一縱的工作,具體地說要經歷釋放、傳沖、跌落、牽引、鎖接的過程。擺輪來回擺動,擒縱機構的運動方式是相同的,只是擒縱叉動作的方向相反。擺輪單方向擺動一次(即半個周期)的擒縱動作。如下圖示a---h:a擺輪自由運動,b釋放,c齒前棱沖擊瓦沖面,d齒前棱沖擊的終點,e齒沖面沖擊瓦后棱,f齒沖面沖擊的終點,g跌落,h牽引
A,擺輪自由運動
擺輪在游絲位能的作用下,帶著雙圓盤往回擺動,這時擺輪的運動是自由的(圖a),它所經過的轉角稱為“前加角”。
B,釋放
圓盤釘沖擊叉口,使叉身轉動而離開限位釘,叉瓦鎖面和擒縱輪齒前棱即將脫開,擒縱輪被迫后退,這一工作過程即前述兩個釋放動作合在一起的表現(圖b)。擺輪在這一過程中所經過的為“釋放角”,擒縱叉轉過的為“全鎖角”,而擒縱輪經過的則為“后退角”。
C,齒前棱沖擊瓦沖面
擒縱輪齒前棱沖擊叉瓦沖面,向擒縱叉傳遞沖量,叉身即迅速轉動而叉口沖擊圓盤釘,補充了擺輪在擺動時所散失的能量(圖c)。
D,齒前棱沖擊的終點
擒縱輪齒前棱和叉瓦后棱相重合,這一位置即為齒前棱對叉瓦沖面傳遞沖量過程的終點,同時又是后續的齒沖面沖擊過程的起點,這時叉口仍繼續沖擊著圓盤釘(圖d)。在此過程中擒縱叉轉過的是“瓦沖角”,擒縱輪轉過的稱為“瓦寬角”。
E,齒沖面沖擊瓦后棱
擒縱輪齒沖面和叉瓦后棱相沖擊,繼續傳遞沖量,叉口則繼續和圓盤釘相沖擊而使擺輪不斷地保持迅速轉動(圖e)。
F,齒沖面沖擊的終點
擒縱輪齒后棱和叉瓦后棱相重合,輪齒對叉瓦傳遞沖量的工作過程到此全部結束;叉口亦相應的完成了對圓盤釘的沖擊過程,使擺輪進入高速轉動(圖f)。這時擒縱叉轉過的是“齒沖角”,擒縱輪轉過的是“齒寬角”。在上述整個沖擊過程中擺輪所經過的轉角總稱為“擺沖角”。
G,跌落
沖擊過程結束以后,擒縱輪空轉一個角度,其另一個輪齒和另一個叉瓦相鎖接,即“初鎖”,這是擺輪和圓盤釘已獲得充分的能量,開始和擒縱叉口脫開,又進入自由運動(圖g)。在這一過程中擒縱叉瞬時處于靜態,而擒縱輪則空轉了一個落角。
H,牽 引
擒縱輪齒鎖面和叉瓦鎖面接觸后,由于前述牽引角的作用而產生牽引力,使叉身靠住叉限位釘,這時擺輪則完全處于自由運動狀態(圖h)。在此過程中擒縱叉轉過的即為“損失角”,而擒縱輪則產生一個角度極微的“引轉角”。
I,擺輪反向擺動
擺輪在經過前述沖擊過程獲得沖量后進入自由運動的轉角稱為“后加角”。當它運動至一定的幅度以后,在它的動能小于游絲的位能時,就會在游絲位能的作用下,轉變方向而開始另一次反方向的擺動。
圖a∽圖h是擺輪在一次單方向擺動中擒縱機構的工作過程,當擺輪在游絲位能作用下,從反方向擺動回來以后,就會重復地再進行釋放、沖擊(傳沖)……等上述的一系列工作。圖i當然,在擺輪進行反方向擺動時,擒縱叉的動作方向也是反的,而擒縱輪的運動和方向則仍一樣。手表在走動時,擒縱機構就是這樣連續不斷和重復循環地進行著上述工作的,我們平常所聽到的手表在走動時所發出的“嘀噠”聲,也就是擒縱機構在工作時所產生的。